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编辑出版:《花卉》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5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邮发代号:46—8
每册定价:12.00元
网  址:hhzzs.cn
投稿邮箱:hh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罗马尼亚“林氏”一家的中国情缘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罗马尼亚“林氏”一家的中国情缘(海客话中国)

  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下称“布大孔院”)的汉语学习者中,有一家人被孔院师生亲切地称为“林氏”一家。“林氏”一家是地地道道的罗马尼亚人,与布大孔院缘分深厚。妈妈梅丽丹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是布大孔院外方院长、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白罗米教授的得意门生。老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妙趣横生的授课,让她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中文。

  “汉字美丽和谐,声调变化如乐曲,那些满载着古老文明的汉语诗文,让人读过便唇齿留香。”梅丽丹说。她将自己对中文与中国文化的热爱,传递给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每天晚上,她都会带着孩子们讲中文、识汉字,用优美的中国故事和儿歌装点一个个温馨的夜晚。在梅丽丹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成了小“中国迷”。2015年,梅丽丹决定让孩子们到布大孔院学习中文。她回忆说:“那天我左手牵着大女儿,右手领着二女儿,身上还背着两三个月大的小女儿,就像中国妈妈在节假日里回娘家一样。”

  三个孩子林娜、林安和林莉的中文名字结合了罗马尼亚语发音和梅丽丹对她们的期待,“林”则来源于王维的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梅丽丹还为孩子们制定了精细的“家庭中文教学计划”以补充课堂的学习,包括让孩子们学习汉字演变、语法规则并在大量阅读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等。两位姐姐主动承担起教小妹妹林莉学习中文的任务,给小妹妹用中文读睡前故事是她们最期待的晚间活动之一。

  适时引入的中文动画、电影和音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品尝中餐美食、观看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临摹书画以及动手制作各种中式手工艺品,给她们带来了对中国文化的丰富体验。梅丽丹精心打造的学习氛围,让更好理解和掌握中文成为孩子们的愿望,“到中国去”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奖励。

  为了这个梦想,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8岁的林娜仅用一年就通过了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1到4级的所有考试。

  如今,“林氏”一家已有过三次中国之行,每一次都令他们难以忘怀。长大后去中国读书,做翻译家和作家,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理想。她们期待着能用自己的努力,向罗马尼亚人传递中国文化并书写心向往之的中国。

  林娜很喜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语言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沟通的纽带,我想要尽我所能学好中文与中国文化,将来为罗中两国的文化沟通贡献力量。”林娜说。

  12岁的林安喜爱读诗,她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最深处思想情感的表达,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

  “我能体会到李白和汪伦比湖水还要深的友情。诗歌穿越千年而来,把李白和我、古代与现代、中国和罗马尼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是多么动人的共鸣。”林安说,“我要学好中文,然后写诗,我相信中国文学的意蕴也会在我的笔下扎根,与罗马尼亚的文学精神一起,成为我书写心灵的独特语言。”


杂志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金颖东一街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院内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