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电影总是要讲一个故事,而故事的观众总是好奇那个结局。那么,对一个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还能看些什么呢?
7月20日,乌尔善导演的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全国上映。对流传了3000年的封神故事,古人已经演绎出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当代也有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1990年首播的电视剧《封神榜》至今仍是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
在电影《封神第一部》中,费翔版的商王殷寿与黄渤版的姜子牙,足够吸睛,却不是“男一号”,一个年轻人走到“众神”之前——当观众的视线总是聚焦在纣王、妲己、姜子牙、杨戬、哪吒等著名角色时,乌尔善选择姬发作为主角。这位在史书上名垂千古的周武王,在《封神演义》的“宇宙”中算不得明星人物。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乌尔善说:“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我要找最打动自己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对我来说,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神仙法术,而是两对父子关系——姬昌与儿子伯邑考、姬发,纣王殷寿与儿子殷郊。父子关系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他们之间的故事也非常有情感的冲击。”
“每个民族到了一定的阶段,都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一个追溯、提炼和重新表达。”乌尔善说。那这一次,我们从“父与子”进入《封神第一部》。
封神故事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最后的结局是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但章回体小说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角,乌尔善需要挖出这个主角,“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在成长,在经历考验。他要面对与家庭的关系、面对生命中的重要选择。这些东西是3000年前的人和今天的人都会面对的,不但中国人会,外国人也会”。
正如剧本顾问芦苇所说,《封神三部曲》“本质上来讲是个英雄成长的故事”,不再以姜子牙为核心去讲“武王伐纣”,而是通过年轻时的周武王姬发的视角来重述封神故事。
一个老故事想吸引新观众,乌尔善认为,就是要重新寻找故事的戏剧性与当代观众的关联度。《封神第一部》将姬发设定为主角,从他的视角带领观众进入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年轻人如何打怪升级、找到自己。
“《封神第一部》讲的是姬发的心理过程——鉴别真伪,抉择善恶。无论是3000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还是当代,无论是一个王子还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求职的年轻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乌尔善说。
下一篇:多家航司国际航线再“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