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编辑出版:《花卉》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5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邮发代号:46—8
每册定价:12.00元
网  址:hhzzs.cn
投稿邮箱:hh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西南部分省份枯水期电力供需偏紧 水电大省“缺水”有解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正值枯水期,西南部分省份电力供需偏紧,引发多方关注——

  水电大省“缺水”有解

  压减负荷比例约40%——最近,云南省不少电解铝企业收到压减用电负荷的通知。当地有关铝企透露,这是2022年9月以来,云南省第三次要求压减用电负荷。



  压减背后,是云南这一水电大省紧张的电力供需形势。中国正有序迈向“双碳”目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被寄予厚望。不过,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波动性、不稳定性。近两年,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大省每逢枯水期,水电就会面临“缺水”问题,电力供需明显偏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引起各方关注。

  来水偏枯,用电供需偏紧

  提及云南省电解铝行业限电一事,可从去年9月谈起。

  当地电解铝企业有关人士反映,2022年9月以来,企业先后三次收到云南省压减用电负荷的通知。第一次要求初步压减约10%用电负荷,第二次压减用电负荷为15%—30%不等,第三次即近期,要求压减用电负荷比例约40%。

  为何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实施负荷管理措施?电需求增大、水供应不足,是两个主要原因。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告诉本报记者,近些年,云南省内铝、硅光伏行业负荷快速增长,用电需求超预期上涨,成为省内电力供需偏紧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今年枯水期云南全省有90%的区域出现干旱气象,导致水电出力严重受限,水电站蓄能严重不足。

  “云南省发电装机以水电为主,截至去年底,全省发电装机约1.11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8112万千瓦,占比超七成。因此,水电出力是影响省内电力供需平衡的关键。”杨昆说。

  和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一样,水电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向本报记者介绍,一般来说,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枯水期。对于包括云南省在内的水电大省而言,丰水期、枯水期的电力供应情况存在明显差别。尤其云南、四川等水电大省还担负着“西电东送”的职责,既要保障省内用电,又要兼顾省间送电。来水偏枯时,电力供应显然不足,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调节。其中,引导高耗能企业有序用电、错峰用电,就是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

  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受省用电需求大幅增长、主要河流流域来水异常偏枯等不利因素影响,云南省电力供应保障形势严峻复杂。据测算,今年云南省用电负荷将同比增长7%,用电量将同比增长13.3%,且未来三年每年电量增长均在200亿千瓦时以上。为充分保障民生用能、防范大面积拉闸限电和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云南省自去年9月开始对全省300余家高耗能企业进行负荷管理。截至今年3月20日,已累计实施负荷管理192天,累计执行电量129.56亿千瓦时。

  谋划好“水火风光”联合调度

  近两年,不仅是云南省、不仅是传统的枯水期,西南水电大省普遍面临电力供需紧张。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专家认为,提前谋划是根本。

  “四川、云南等水电大省,要充分考虑到省内用电和‘西电东送’等用电需求。为了保障省内和省间送用电稳定,在签订省间送电协议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丰、枯水期来水差异等因素,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在兼顾好省内用电保障的同时,权衡其他东部省份的输送电需求,并在中长期合同中予以协定。”曾鸣说。

  缓解水电大省枯水期用电紧张形势,要加强对


杂志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金颖东一街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院内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