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重视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有学问,见功力。要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调查研究的自主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实效。
一名在部委工作的干部讲述了自己的调研经历:到基层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沿预定线路走马观花地看,只见村村有产业,发展很喜人。后来不打招呼,直接和合作社成员深入长谈,种植跟风、销路不广等问题才一一浮出水面。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后一次的长谈,完全“被安排”、被牵着走,这次调研就可能面临失败的危险,所了解的情况注了水、掺了糖,参考意义大打折扣。“被安排”的调研值得警惕: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大部分时间却花在走“经典路线”,看亮点成绩上;座谈会开得很长,但说成效经验多,谈矛盾问题少;也进村入户了,却是层层陪同,群众产生距离感,难以畅所欲言……这样的调研,结果也可想而知。
开展调查研究,为的是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破解难题。典型经验要总结,先行先试的经验对于解决问题大有裨益;但发现问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实践中的梗阻和障碍摸清楚,政策制定才更有现实针对性。报喜不报忧,只听“一”不听“二”,问题被遮掩,调研就会流于浅表,甚至可能堕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说真话、讲实情,关键看调研者传递出了怎样的态度。靶子找得准不准,问得专业不专业,工作作风实不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被调研者的状态,决定着调研的成色。问题和实情就在那里,办法和路径也在那里,只是由表及里,追根溯源,要有科学方法,下一番功夫。
上一篇:法治守护 让黄河安澜泽被后世
下一篇:马英九一行参观重庆市规划展览馆